南天漫笔
您目前的位置: 首页 > 南天漫笔

【南天禅寺漫笔】枝枝叶叶皆菩提

2020-04-09 来源:南天禅寺


枝枝叶叶皆菩提

潇琴


青牛山下,她素净的脸上挂着不经意的一抹微笑,她走出南天禅寺法堂大门临风而立,出尘,一如飘逸的云岫。她那虔诚的目光,仿佛要将地门打开一双慧眼。泥土被翻动在大地之上,一场种植慧根行动开始发生。


她是理山住持,禅寺的扩建,让她呕心沥血的心胸充满一片绿意,有了启动泥土的愿望:法堂和自在佛门外,植下两棵菩提,将是何等的富有禅意。


水为小树接起地气,感应天地之间的默默对语。掩埋根系,是为了更好地挺拔,成长的暴动被泥土深藏,探索的根系穿越泥土,去寻找生命的呼吸。智慧,在根与树叶之间不停地奔走,向上,向上,枝叶像打开的伞,撑起一片庇荫,这是小树成长的善意。短短十几个春秋,它就成长成玉立的少年,然而它没有年龄,无需年龄,连记忆都是虚无,只有俗人喜欢追究年龄和性别,一切仿佛是重新开始,没有一丝半缕世俗的牵挂。它从理山法师的身边,悄悄伸展。是的,它要长高,不求参天,只求为她遮阳避雨,这是它最初的愿望。本善已经开始,一如出尘如莲的清净,经声却让它从懵懂中醒来,成为两千多年前佛陀顿悟的那颗菩提的化身。它长大了,清凉的意境被信众采纳,大慈大悲,在缘来缘去中播洒。境界,没有边际,它终于成为一种觉悟的象征。


在菩提树下受庇荫是幸运的,看惯了大片大片的丛林花草,偶遇这两棵有故事有精神有禅机的树,我们肯定要被一种绿色的意喻所感动,禅意无边,遐想是自然的,但有时却需要留白。就像命运之画,缘来缘去,有时还来不及涂满色彩,就会戛然而止。满了是圆满,留白也许更惊艳。


佛音典雅,经声拂面。此地有古意,在佛陀微笑的唇间默契了数百年。远方的海面潮起潮落。菩提树下的心海却是宁静的。与命运默契,是我此行获得的人生密码。


我似乎在前世已经和这里的菩提树相遇,知道它经历岁月之后,枝繁叶茂,郁郁葱葱,姿态宁静清雅,叶脉是那么的细腻,那是它与根的情愫,也是它和我的情愫,更有理山法师与它解不开的缘。


此刻是炎热的夏季,天空一望无垠,它用无限向往力挺大地。枝叶悉悉碎碎和尼僧一起倾心念佛。在我看来,诵经本身就是一种忘忧,一种极乐,让人们乐意接受人生的过程,幸福或磨难,得到或失去。人有时活着,不需要太多的答案,只要心存菩提。


寺门之外,两颗菩提没有尊卑。山水涵养了它的性情,人文赋予了它的灵魂,它与“自在佛”寺门相映禅机,有经声加持自在成长不恨天高。因为它知道,天不高,有时就在足下,地不矮,有时就比天高。我伫立,感受自己的隐约存在,让心门敞开,通往两千多年前佛祖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顿悟的地方——


2500多年前,古印度北部的迦毗罗卫王国的年青王子乔答摩·悉达多,尽管他聪慧善良,但却无法忘忧,看人间生老病死的轮回之苦,他决定拯救苦难的众生,毅然放弃继承王位和舒适的王族生活,出家修行,寻求人生真谛。他在出家六年后,位于菩提迦耶的一棵毕钵罗树下潜心打坐,终于在七天七夜之后顿悟成佛。从此,毕钵罗树也改名叫菩提树。“菩提”为古印度语“觉悟”、“智慧”的音译,佛祖在此树下“成道”,此树便被称为菩提树。



随着佛教传入我国,菩提树也影响深远。唐朝初年,僧人神秀与其师兄慧能对话,写下诗句:“身是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,时时勤拂拭,莫使惹尘埃。”慧能看后回了一首:“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,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。”师兄弟借物论道,流传甚广,菩提树也家喻户晓。佛祖当年“成道”的那棵菩提树在佛教界被公认为“大彻大悟”的象征,被虔诚的佛教徒视为圣树,每个佛教寺庙至少种植一棵菩提树。佛教界非常讲究菩提树的“血脉”,以当年佛祖顿悟时的圣菩提树直系后代为尊。有史料记载:公元前3世纪,阿育王的妹妹砍下了圣菩提树的一棵树枝,将其带到了斯里兰卡并种植成活。后来位于菩提迦耶的圣菩提树在阿拉伯人入侵印度时被毁,斯里兰卡的菩提树便成了维系佛祖渊源的“唯一血脉”。时至今日,佛教圣地所植的菩提树,包括佛祖打坐原址菩提迦耶的圣菩提树,全部由斯里兰卡的菩提树嫁接而来。


一棵树,就这样经历了生死轮回,以自己的涅槃和重生,向人们诠释生命的无常与过程。死就是生,生比如死。生生死死,因缘而起。不生不灭,不灭不生。


菩提树别名阿里多罗,思维树、觉树……属桑科常绿乔木,枝干上会长出气生根,形成“独树成林”景观。是一种生长慢、寿命长的常绿风景树。叶互生,深绿色,有光泽,不沾灰尘。树高可达15米,直径可达2米,巨大的树冠形成天然穹顶,生气勃勃,翠绿挺拔,经冬不凋。通常寺庙内至少有一棵菩提树。在僧、尼的眼里,砍伐或毁坏菩提树就等同于谋杀了一个婆罗门。在宗教仪式上,菩提树的树皮、叶子视为吉祥物。菩提树坚韧,能净化空气,不受病虫害的影响。神奇的是,在菩提树下夏凉,冬暖。佛教认为,在日出之前,贫困的阴影笼罩着菩提树,但在日出之后,就由拉克希米女神接管了。因此,在日出前是禁止对菩提树祈祷的。


菩提树叶片呈心型,前端骤然变得细长似尾,被称作“滴水叶尖”,落叶腐烂后,叶脉却完整地保留下来,如做成标本,那清晰透明、薄如轻纱的网状叶脉名曰“菩提纱”,有人在上面画上佛像,成为佛教徒珍爱的信物。信众也会作为吉祥物送给子女。记得小时候,我和小朋友就浸泡过菩提树,泡到只剩下网状叶脉做成标本,用红、蓝色钢笔水染色,夹在书本里做书签,也互相赠送,珍爱之情,无法言表,浸透小小童心,这种情趣和喜悦的感觉早已久违。真不知何时,有心情再度拾起。


菩提树不仅有传奇的故事,而且用途广泛,其枝杆富含白色乳汁,取出后可制硬性树胶;用树皮汁液漱口可治牙痛;其花入药有发汗解热、镇痛之效。菩提子不仅可以作为药材入药,而是最早用作佛珠的材料。盆栽的菩提树,常用来点缀会客厅、书房,让你心生宁静,忘记四季变幻。当然我们忘记四季,但不能忘记菩提。


理山住持对菩提树可谓了解甚多,点点滴滴如数家珍:“花生于叶腋,不见真面目,称隐头花序成对腋生,无总梗,扁球形。雌雄同株,冬季成熟,紫黑色。花期3-4月,果期5-6月……”我聆听着,感叹人间四季轮转,花开花落,如昙花一现,唯有一颗菩提心,内涵而无需张扬,可从容面对一切。


理山住持一如开示娓娓道来,她指着寺院辽阔的前方说,寺院周围都植有菩提树,好几十棵。在她心目中,每一棵都以吉祥护寺,都是南天禅寺的护寺之宝。


我无意中发现,寺门前两棵菩提树,主干之上都分叉六个主枝干,我想,这是菩提树体恤信众,为前来祈福者,送上六六大顺的美好祝愿吧,更深刻的意义应该是指引众生学习菩萨的六度精神。其实,山川草木,皆有佛性,净土不远,就在眼前,若心有菩提在,枝枝叶叶皆菩提!



菩提树装点了禅寺的庄严,禅寺衬托了菩提树超尘的风仪。菩提树下,借一缕清风,写意着一抹禅意。我想,我们也许不能像释迦牟尼一样顿悟,但此生可以尽可能地宽容和善良。修行积德,利我利他,可以体现在日常生活中,有时不只是为了遇见佛,而是遇见我们自己,遇见菩提。